7月10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“胥宇察微探发展,仓廪谋丰筑新篇”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香樟湾社区,以文艺展演为载体,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艺术魅力深度融合,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听得懂、传得开、入人心的文化盛宴。
以歌为媒,唱响乡村蝶变新章。活动现场,促进团精心改编的经典歌曲《荷塘月色》成为开场亮点。改编后的歌词既保留了原曲婉转悠扬的旋律,更以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丰收图景、“绿水青山带笑颜”的生态画卷、“乡村振兴路更宽”的奋进故事,勾勒出新时代乡村的发展脉络。熟悉的旋律中,居民们在“旧曲新唱”里感受到胥仓村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,青年学子对乡村的细腻观察与炽热情感,通过歌声直抵人心。
以麦为介,讲述振兴暖心故事。三人开放麦表演则以“接地气、有温度”的语言,将乡村调研中的真实案例转化为鲜活表达。表演者从返乡青年借助电商直播让“山货出山”的创新实践,讲到村干部带头整治人居环境的暖心历程;从老党员坚守岗位助力乡村建设的坚守,聊到村民们参与建设的点滴变化。幽默生动的讲述引发全场共鸣,笑声与掌声中,乡村振兴的“大道理”化作“小故事”,悄然浸润居民心田,让“共同参与家乡建设”的理念更入脑入心
以剧为韵,勾勒古今振兴长卷。情景剧《千年胥仓约》则以“穿越对话”为巧思,用艺术化手法串联乡村古今变迁。舞台上,伍子胥“穿越”至现代胥仓村,与村民、游客共话发展:从西苕溪古渡口的“铁皮匣子(汽车)”之惑,到湖羊美食街“益生菌养羊+直播卖货”的新貌;从雪藕基地“一箭九孔”传说与“藕粉经济”的碰撞,到花墙门公园数字农场大屏前的“未来约定”。通过古装与现代场景的交织、历史与现实的呼应,观众在“伍大夫”的惊叹与村民的笑谈中,直观感受乡村从“屯粮古道”到“产业热土”的跨越,体会“守根脉、谋发展”的振兴智慧。
以文化人,点燃共建热情。此次展演不仅是青年学子“察微探发展”的实践成果展示,更搭建了社区与乡村的情感联结桥梁。从歌声里的“丰年愿景”到开放麦的“奋斗故事”,再到情景剧的“古今对话”,居民们在多元艺术形式中既看到了乡村发展的“全景图”,也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担当,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。
未来,促进团将继续扎根基层,以文艺展演、调研实践等多元形式,持续赋能乡村文化振兴,让青春力量在广袤乡土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